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 > 正文

强蹭ChatGPT 奥飞娱乐涨停业绩却堪忧

强蹭ChatGPT  奥飞娱乐涨停业绩却堪忧

  来源:北京商报

  “不务正业、蹭热点出货、又来忽悠……”这是奥飞娱乐(002292)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价。近期,ChatGPT概念股成为了市场争相抢购的“香饽饽”,“眼红”的奥飞娱乐又开始借机“讲故事”。

  ChatGPT的成功出圈让人工智能再度火了一把,拥有图灵机器人产品的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年无限”)也成为了公司股东炒作的筹码。2月7日,持有光年无限5%股份的奥飞娱乐封上涨停,而持股12.91%的江南化工却全天飘绿,究其原因,奥飞娱乐更会营销。

  在互动平台上,奥飞娱乐、江南化工均介绍了光年无限的基本情况,不过奥飞娱乐还提到“ChatGPT是光年无限的重点技术业务方向”,而该言论在市场上未曾出现过。奥飞娱乐是否存在过度夸大光年无限、是否强蹭ChatGPT热点尤为关键,公司后续会否遭到监管也将引发市场关注。

  股价涨停

  凭借互动平台上的一则消息,奥飞娱乐2月7日成功斩获一个涨停板。

  交易行情显示,2月7日,奥飞娱乐大幅高开8.01%,开盘后几笔大额资金出货,公司股价急速下行,但仍保持红盘震荡。临近午间收盘,在一笔1亿元资金的拉动下,奥飞娱乐强势封上涨停板,截至当日收盘未打开涨停,报涨停价5.91元/股,总市值87.39亿元,公司全天成交金额8.01亿元,换手率14.46%。

  股价涨停背后,奥飞娱乐2月6日晚间在互动平台上回复了一项网友提问。奥飞娱乐表示,公司目前持有光年无限5%的股权,光年无限有自己的AI对话机器人产品——图灵机器人开放平台,开发者可自行快速接入并创建个性化机器人,包含聊天机器人、智能客服等,目前累计注册企业开发者超过150万。

  另外,奥飞娱乐表示,光年无限累计提交发明专利500多项,目前已经授权240+项,核心技术包含语义理解、人机对话、深度问答、多模态交互、语音交互、视觉交互等。

  穿透股权关系,北京商报记者发现,A股公司江南化工是光年无限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2.91%,不过,江南化工2月7日股价全天飘绿,当日收跌3.31%。

  同样持股光年无限,江南化工持股比例更高,但公司股价表现却与奥飞娱乐相去甚远。在互动平台上,江南化工也对光年无限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不过,对比两家A股公司回应,奥飞娱乐则直接提到了ChatGPT,称“ChatGPT是其重点技术业务方向,光年无限将持续投入研发及产品化,争取在该领域构建更高壁垒及竞争力,可通过光年无限官网等渠道咨询相关资讯”。

  对于奥飞娱乐的上述言论,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了光年无限官网及公开信息,但均未提及,奥飞娱乐是否强蹭ChatGPT热点也引发公司投资者热议。

  频蹭热点

  纵观奥飞娱乐过往,公司在蹭热点方面是一把“好手”,不过在公司经营方面却能力不佳。

  首先来看奥飞娱乐此次提及的光年无限,该公司旗下主要是AI对话机器人产品图灵机器人开放平台,而经北京商报记者实测,该产品似乎并不智能,对话难以展开,与ChatGPT智能度相差较大。

  2月7日,在东方财富股吧,也有投资者直言“图灵机器人跟淘宝智能客服有啥区别”。

  实际上,这已并非奥飞娱乐首次利用光年无限蹭热点。2018年11月,科创板上市影子股遭到市场炒作,而彼时奥飞娱乐就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支持参股子公司光年无限准备上市科创板。受此消息提振,奥飞娱乐当日股价出现飙涨。

  如今,历时多年,光年无限目前仍是有限责任公司,尚未股份制。

  此外,奥飞娱乐蹭热点的习惯从其公司名称中就可见一斑。2016年,文化娱乐行业成为上市公司改名的热点,当年公司就由奥飞动漫改名为奥飞娱乐。

  相比起蹭热点,奥飞娱乐显然没有将心思放在公司业绩上。

  资料显示,奥飞娱乐主要从事动漫IP及其内容的创作、传播和运营,以及玩具衍生品、婴童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据奥飞娱乐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1.3亿-1.7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2021年,奥飞娱乐实现归属净利润也均为亏损状态,分别约为-4.5亿元、-4.17亿元。

  存被监管风险

  作为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互动平台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关注。不过,在互动平台蹭热点的行为公司也应该警惕,可能存在被监管的情况。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未达到信息披露标准的利好消息,上市公司一般会通过官网、官微或者互动平台对外宣布,其中互动平台市场关注度最高。“为了蹭热门概念,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会在互动平台进行自问自答,并且夸大相关联系,进而达到刺激公司股价的目的。”许小恒如是说。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互动平台对上市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上市公司利用该平台披露误导性信息的行为一直也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初,证监会就集中处置过一批在互动平台披露误导性信息的上市公司,彼时多家公司利用新冠肺炎防控蹭热点,违法违规披露信息,证监会对4家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对12家公司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奥飞娱乐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有人接听。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