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 > 正文

泛泰主义(泛泰主义地图)[20240419更新]

今天给各位分享泛泰主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泛泰主义地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此“暹罗”非彼“暹罗”,撸猫时候请记得补充一下历史

提到暹罗,大多数人应该对暹罗猫比较了解,毕竟他们那机灵鬼的模样让爱撸猫人士无比喜爱,上美照

但是在地理历史上,泰国以前叫暹罗(สยาม),后来才改名叫泰国的,“泰”是泰语(ไทย)的谐音,在泰语中是自由的意思,所以泰国也被称为自由的国度。

一九三九年六月暹罗改泰是銮·披汶政府(第3届)鼓动“大泰族主义”的做法,后銮披汶政府于一九四四年倒台,泰国又倒向同盟国阵营,为了应对暹罗改泰国是泛泰主义产物的说法,一九四五年二月又把泰改成暹罗,一九四八年四月銮·披汶又当选总理(第11届),于是又改回泰国,这次就没有再改变过。

本身暹罗Siam是外国称呼泰国的代称,就像中国一直称呼首尔为汉城,暹罗只是中文的音译名,本身这个词是素可泰王朝之前的高棉人叫开的,从他称变国名,就跟缅甸同族掸邦的“掸”(缅甸掸邦的掸族即中国的傣族)一个道理。二战后各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改回真正的自称“泰”也是情理之中,未必是泛泰主义作祟。

近代泰国(暹罗)在殖民主义浪潮中,成为了唯一一个没有被殖民的东南亚国家

在国家抗衡中, 缓冲国的生成应该是具备以下3点要素:

1、缓冲国本身不能太落后。

2、可以具备周旋制衡国的能力。

3、本身具备独立政体和统一的局面。

泰国在拉玛五世王朝的革新西化进程中已经是以英国为典范来进行。王朝内部具备英制内阁以及政体,君主立宪形成。法国的入侵主要是越南北部,柬埔寨以及缅甸(主要是缅甸)的殖民地化争夺。泰国很“精明”的看到了自己作为中间人的好处,于是很顺理成章的做了一回“翻译”。

还是回到以上三点要素:

1、泰国作为缓冲地带并非偶然,而是泰国本身已经相比其余中南半岛各国完成了现代化进程。

2、由于西化作用,泰国已经完成了自上而下的转换,可以在文化以及共融性上和英法周旋。

3、王朝局面统一,国王万岁。最大功劳还在于拉玛五世的自我革命。泰铢上的西化戎装像,可以说明了暹罗为何可以永远绥靖。

虽说墙头草哪里有风哪里倒,但是这个策略,是很多小国家至今生存的制衡之道。

不得不说,泰国在这点上,做的很好。

傣族 与 泰族 的历史渊源

1、傣族和泰国的泰族都源自中国古代百越的后裔。但是他们现在并非同一个民族。但因为同源,语言单词有很多相通(当然也包括百越后裔的现代壮族)。

2、中国的傣族,始自西双版纳的勐泐国。 历史 上也曾叫泰族,1952年改称傣族,但一直读做“泰族”直到上世纪80年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现代傣族和泰族服饰对比

发型、披肩是最大区别

看了朋友的泰国 旅游 美篇,文中认为泰族就是傣族。对这个问题,我的纠结由来已久,从几十年前阅读艾芜老先生的《南行记》就开始纠结了,只是没有静下来认真分析。毕竟,泰、傣二字给人的想象就是很丰富的。借此机会,搜索了网上相关资料,同时查阅了几部专著:江应梁的《傣族史》、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和《百越源流史》以及徐杰瞬的《中国民族史新编》,写出此备忘录,权为读书心得吧。

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民族不是种族,我们可以说某个民族跟某个种族有 历史 渊源关系,但是不能说某个民族就是某个种族的后裔。民族是共同的 历史 记忆和语言、文字,并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为纽带而形成的群体。注意,这个定义中并无血缘、种族的成分。

一、 历史 上的大泰人、小泰人

泰人源自中国古代百越系统的壮傣语支南迁的鸠僚支系。在大约2000年前吸收融合了云南中部的滇人、嶲人、昆明人后,初步形成现代泰人的雏形。

泰人自称“Dai”与“Tai”之间的发音,越往北越接近“Dǎi”音,越往南越接近““Tài””音。因此,广义上说,泰、傣都是一个意思。

国际 社会 一度把分布于各国的泰(泰、佬、掸、阿萨姆)人群体统称为“泰族(Thai)”,史学家们也把他们称为“泰佬族群”。这个群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1. 大泰族群,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缅甸掸邦中北部,使用傣绷文;

2. 兰纳族群,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泰北、掸邦东部和老挝北部一带,使用兰纳傣文;

3. 暹罗泰族,就是泰国中南部的主体泰族,使用泰文。

三类族群中,前者南迁时间比后者早,被称为大泰;后两者是从大泰分离出来并继续南下的族群,被称为小泰。泰国清迈城、老挝琅勃拉邦城、中国景洪城,还有缅甸的景栋城曾经都是称为兰纳王国的四大城市,后来分属不同的国家。

上述三大泰佬族群, 历史 上建立过不同的国家,形成和使用不同的文字,语言词汇虽然相近、但也不能完全互通。虽然同宗同源,但是大泰人与小泰人之间历来民族认同心理淡漠,所以不能算作统一的民族。

二、现代各国的泰人划分

傣族作为一个民族而不是原始部落的形式,应该是《泐史》记载的西双版纳的第一代召片领(傣王)在景陇(今景洪)建立“勐泐国”为标志。这也是傣泐(读音lè)称谓的来源。

泰国的泰泐和傣阮,都是从西双版纳南迁过去的,在泰国归为少数民族的。也就是说,泰国官方并不认同傣族跟泰国主体民族是同一民族。在泰国的傣族商人基本都是加入当地的中国商会的,至今仍在祭祀西双版纳的召片领(傣王)。

第一代傣王帕雅真

老挝的傣族在2000年也被从佬族划出来,归属于单独的泰泐族。可以看出,老挝官方也不认同佬族跟傣族是同一民族。老挝人认为泰国人很大部分是被泰人同化的高棉人,因为 历史 上多次被泰国侵略,所以多数人反感自己被称为泰族。

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

德宏傣族与缅甸的掸族因为都是大泰人,属于同一支系,相互间关系也更密切,因此可以视为同一民族。西双版纳的傣族反而相对疏远,他们与泰国北部的清迈一带的傣阮关系较为亲密。

也就是说中国的傣族与相邻各国的泰族、佬族等泰人之间,虽然同根同源,但是长期在不同国家独立发展,实质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老挝的佬族

三、借助日本势力的泛泰主义

“泛泰主义”是指20世纪前半叶在暹罗王国兴起的“大泰民族主义”。大泰民族主义者企图通过暹罗王国统一这个泰人文化圈,建立统一的“泰联邦”,而此举危及到相邻国家的政权稳定,被认定为“泛泰民族主义”。

恐怖的大泰民族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暹罗王国改名“泰王国”,试图统一泰人世界,建立统一的联邦。它主张语言相通、文化相同的泰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并煽动这些民族反对自己所在政府。1942年1月25日泰国对美英宣战,企图借助日本势力建立“大东亚泰族联邦”,将东南亚及中国境内的所有壮傣语支民族的生活区域一并纳入版图。如果泛泰主义得逞,不仅是大半个东南亚,甚至云南和广西都要成为泰联邦领土 。当然,泰国的这个野心随着日本的战败而消失。1945年8月16日泰国新政府发布声明表示,对英美的宣战公告不作数, 闹了一出真正的国际玩笑,但也由此躲过了沦为战败国的命运。

壮傣语支民族

二次大战后,鉴于泛泰主义的阴影,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民族分别重新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命名为“佬族(Lao)”,在缅甸被命名为“掸族(Shan)”。印度则为阿萨姆族(Assam)。

印度阿萨姆邦的阿萨姆族

四、中国傣族名称的由来

建国初期,自称Tài的德宏大泰人定为泰族;自称Dǎi的西双版纳小泰人定为僰族(不过这个跟四川的僰人悬棺那个僰族是两回事)。但后来发现他们应该是同一个民族,于是将版纳小泰人的自称Dǎi做为统一的族名。舍Tài用Dǎi,这当然也是为了尽量避开泰国、泰族这个敏感名称。同时为了保持与 历史 上泰人的传承源流,周恩来建议重新发明一个读“dǎi”音的字,即: 泰+人=傣。

傣族及邻国大小泰人分布

1952年,中央正式同意将中国境内的泰人统一定名为“傣族”。因印刷版的“傣”字一直没有,各种文书、电影、广播仍然称泰人为“泰族”,比如50年代的老电影《勐垅沙》(年轻人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肯定听过那首插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摩雅傣》中仍然读“泰族”。“傣”字在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才正式进入官方字典,并逐渐为大众熟知。

五、因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成立引发的中泰危机

1953年1月,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在西南边境设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此举让泰国感到威胁,他们认为这不是自治区、而是一个北方泰国的雏形。同年2月在泰国的新闻发布会上,泰总理指责新中国试图像共产主义建立两个朝鲜、两个德国那样去建立“两个泰国”,他担心将来泰国国内的反政府流亡者会加入这个所谓的“自治国家”。美国一些官员也指责中国建立的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是对泰国及整个东南亚地区自由的威胁,其目的是加紧向泰国、老挝扩张。当然,其后随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向外推行,泰国的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担心不攻自破。

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

第一任主席召存信

鉴于此,我们应记住这个原则:傣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是源自南宋时期西双版纳第一代傣王(召片领)统一的一个民族群体,而不是泰国的泰族。

六、关于不规范的水傣、旱傣

网络和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不乏见到水傣、旱傣、汉傣的划分。这些不规范的称谓,既不尊重傣族的意愿,也不尊重国家规定的族称,是傣族人民不愿看到的。傣族崇尚的自然神灵是水,不管哪里的傣族,都要过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旱傣的称呼就是对傣族信仰的一种不尊重!傣族史学家江应梁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就认为,所谓“旱摆夷”、“水摆夷”、“花摆夷”的提法,既不是傣族自己的划分,也无人类学之意义。(古代把傣族叫成为白衣、摆夷)

崇尚水的民族

旱(汉)傣、水傣之说,是 历史 上留下来的一种错误的认识,不能滥用。傣族人很反感这种叫法,曾有傣族朋友说:如果以居住地的水、旱来划分族群,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沿海和长江流域的汉人叫水汉,甘肃、陕西的汉人叫旱汉呢?

西双版纳兰纳傣文

#21天图文打卡挑战# #闪亮的坐标#

(素材来源网络仅提供参考)

泛泰主义的壮族提出的伪“泛泰主义”

泛泰主义是泰国民族主义者提出的,壮族民族主义者覃圣敏提出的是壮族跟泰人傣族有部分语音相同的文化研究,根本没有任何泛泰主义,倒是由覃圣敏僰人民族集团发展成为军国集团成为壮族许多年轻人的继承思想,许多壮族年轻人力图发展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甚至有人叫嚣输送核武器技术,壮族一旦能够独立的话,就建立一个地区军事大国,核武器宇航航天技术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壮族唯一的出路,上帝保佑我们壮族!

泛泰主义的泰人认同的“泛泰主义”

最早的“泛泰主义”实际并不“泛”,只是各国泰人相互认同的“大民族主义”,其主张把泰国、老挝、柬埔寨西北部、越南西北部、中国云南西部及南部、缅甸东部及北部、印度印度东北部等泰人聚居地区统一成一个完整的泰人国家。而此举危及到多个国家的领土,被相关国家认定为“泛民族主义”。

“泛泰主义”是一种“大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现象,也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新鲜事物。尽管有关它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学者们一般都承认,民族主义产生于近代欧洲,并从欧洲向世界各地传播。

在民族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大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19世纪时的欧洲也曾出现过泛意大利主义、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称其为“大”或“泛”民族主义,原因就在于,它主张语言相同、文化相同的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并煽动这些民族反对自己的政府,完全不顾这些民族生活于不同国家的事实。

“泛泰主义”是各国泰人之间认同的产物,也是“大泰民族主义”的表现。20世纪初,在世界各地爆发了相当规模的民族主义革命,间接推动了“泛泰主义”的发展。銮披汶·颂堪在1938年12月担任暹罗王国总理后,把“暹罗王国”改为“泰王国”,对内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文化政策,宣扬佛教和军国主义;对外要求收复法国割占的领土,并试图统一泰人世界,建立统一的泰人国家,将“泛泰主义”付诸于行动。

泰国的大泰民族主义者从1939年到1940年多次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收回今属老挝、柬埔寨的失地。1940年,泰王国在日本武力支持下,出动海陆空三军进攻东南亚的法军。1940年6月,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约定根据主航道原则重新划定湄公河河界,该线以西的领土属于泰王国,两国组成联合委员会划定边界。1942年1月25日泰国对美英宣战,企图借助日本势力建立“大东亚泰族联邦”。

泰国的大泰民族主义者积极推广“泛泰主义”时,得到了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中国、印度等国泰人的声援。老挝上层人士甚至将部分政府机构设到泰国境内,柬埔寨泰人要求自己生活的地区划归泰国,越南西北部的泰人吞并老挝北部想和泰国建立泰人联合政府,缅甸的泰人土司们积极穿梭于泰国各地活动,中国境内的泰人通过掸邦泰人土司与泰国各界建立了广泛联系,印度涌现出各类泛泰组织。

泰国和暹罗有什么关系啊

泰国和暹罗的关系为:暹罗是泰国的旧称,也是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

在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是取“自由”之意。在宋元时代,中国人知道泰国的土地上有“ 暹国”国家, 周达观写了《 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把真腊西边的邻邦素可泰王国称为“暹罗”。

扩展资料: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历史记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泰国繁荣昌盛,在兰甘杏大帝在位时首创泰国文字和暹罗最早的宋加洛陶瓷业,开创了泰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兵败走占城,以后又转避暹逻,终老暹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泰国

泛泰主义的介绍

“泛泰主义”是指20世纪前半叶在暹罗王国(今泰王国)兴起的“大泰民族主义”。大泰民族主义者企图通过暹罗王国统一分布在各国的泰人(傣泰民族),建立统一的泰人国家。历史上的泰人主要活动在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大盈江、瑞丽江)中上游地区,后来逐步向这些河流下游地区及红河、湄南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扩散,形成一定规模的泰人文化圈。大泰民族主义者企图通过当时最强的泰人政权暹罗王国统一这个泰人文化圈,建立统一的泰人政权“泰联邦”,而此举危机到相关国家的政权稳定,被相关国家认定为“泛泰主义”。

关于泛泰主义和泛泰主义地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